close

分享這本書,並不是要大家去買,必竟這是為老師而寫的教育叢書;省思我們給孩子的美語教育,寫下我的觀察供大家參考~

 

作者:吳信鳳,國立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兼系主任。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博士,專長領域為兒童認知與語言發展以及語言教育。
沈紅玫,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碩士,目前任教於美國在台協會中文學校。

📖這本書從幼兒的語言🎤及心理需求❤️出發,分析幼兒語言學習的本質及過程,點出幼兒在語言學習路程上的起伏高低。其目的在幫助父母、教師、及幼兒教育相關工作者更瞭解幼兒,因而能在幼兒學習第二語言時在師資、課程安排、教學原則、學習環境等各方面提供最佳之配套條件(optimal conditions)及必要支援,才能幫助幼兒快樂地走上語言之路,順利地學習。

 

內容是作者在美國工作,針對美國移民家庭孩子的實驗觀察,對孩子而言,英文是第二語言(ESL,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),而不是外語(EFL,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), 母語則有日語、韓語、西班牙語等,回到家後,孩子繼續和家人使用自己的母語。

 

在這樣的情境中,孩子學習美語的情形,和年紀有關,多數年紀較小的孩子使用美語表達的時間較年紀大的孩子慢,理解力也是年紀大的孩子較好。但學習相當時間後,年紀小的孩子也能很自在的使用美語。

 

💜💜比較迪士尼美語寶貝💜💜
💗共同點:迪士尼美語教材設計理念採用浸潤式、母語式學習法,採用多人互動示範,運用米奇和他的一群朋友當人物,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性格、年紀、性別、喜好,表現出不同的生活對話,給孩子參考學習。另一面,許多家長無法使用美語和孩子進行流利的對話,仍大量使用母語(中文)。

 

🌟相異點:在家使用教材的部分,是否達到第二母語的輸入情境,和教材使用方法有關。

年紀不同的手足在家中學習幾個月後,通常是年紀較大的手足先開口仿說、歌唱,有些較小的孩子可能開口較慢,卻會有驚人之舉,例如兄姊回答不出來的問題,年紀小的弟妹可能突然遊走過來提供正確答案後,再到旁邊去玩遊戲,看起沒在學習,卻突然會回答。

父母可能面臨的問題:
1. 不同年紀的手足,進度是否要不同?
2. 專心陪伴大寶,沒有時間陪伴小寶學習
3. 小寶貝是不是只能學習唱歌? 
4. 小寶更小開始接觸美語,怎麼看起來沒有成果?

 

此時,有專業的介入,依孩子的身心發展來安排教材進度,💗真正創造出母語的情境。共通的原是,別因為小寶年紀小,就只給孩子聽歌曲,不給予接觸接故事、對話的機會,否則,就和上述的第二語言教室大相逕庭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unny麻 的頭像
    Bunny麻

    兔寶貝成長筆記

    Bunny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