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個週末很重要的一個活動,就是來聽李坤珊博士的演講,主題是幼兒統整學習如何教?怎麼故?講師用「課程的分解與整合」為題,來介紹幼兒園教師如何使用主題式教學法來引導孩子。

今天分享了,幼兒該怎麼學習呢?幼兒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,培育孩子的思考、表達和創造力,而不是提前學習小學的內容,在幼小銜接上,更應該專注在充實幼兒的學習經驗,提升學習能力,並養成幼兒的學習習慣,這是在幼兒園該學習的內容。 

依照 Tony Wagner的說法,二十一世紀應具有的七大能力:

1. 敏銳的判斷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2. 跨領域的合作力和以影響力來領導。

3. 適應力和調適力。

4. 主動力和創業力。

5. 高效的口語和文字表達力。

6. 資訊搜集和分析力。

7. 好奇與想像力。

在過去,老師是知識的唯一來源,在資訊社會裡,只要一隻手指輕輕一滑,就可以出現很多的訊息,孩子必需學會自己判斷訊息的正確性,是否有依據可循,現在老師的功能,是教導孩子如何統合知識、應用知識,就必需讓孩子學會思考。 現在一個產品往往是一整個團隊合作設計的,孩子必需學會跨領域的合作力,如果有人可以掌握高效的表達力,就容易獲勝。

運用主題式統整學習,讓孩子學習到分辨資訊,知識不再是大量而零碎的,而是經過整合,孩子在學習過程中,藉由與同伴的討論,學習合作、表達、解決問題,培育出孩子的思考力、創造力。

 

那麼,在幼兒園能進行那些科學的學習呢?

1. 科學方面:玩水和沙子,觀察、比較不同的材料特性。

2. 科技方面:電腦、簡易的工具,如滑輪、齒輪。

3. 工程方面:計畫和設計積木。

4. 數學方面:數數、形狀配對、模式、測量等。

 

目前台灣的幼兒園中,除了傳統的幼兒園,還有採用蒙特梭利教學法、主題式教學、方案教學、角落教學、華德福教育、皮亞傑等,常會聽到有媽咪問,該幫孩子選那一種幼兒園呢?十幾年前,我也很喜歡蒙特梭利教學法,在女兒近一歲,我在為孩子選書時,考慮到在資訊社會中,孩子接收大量的資訊,要具備思考力,分辨、整合並運用資訊,後來我選擇了一套方案教學理念的書給孩子。女兒讀了一、兩年後,在小班上課時,老師曾表示,她在主題討論時顯得很會思考、聯想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主題式教 教保研習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unny麻 的頭像
    Bunny麻

    兔寶貝成長筆記

    Bunny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